EN
李大东

他是石油炼制专家,中国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他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我国运输燃料持续质量升级作出卓越贡献,耄耋之年仍心系炼油事业,布局开发清洁燃料生产技术以及化工型炼厂核心技术等。让我们一起了解李大东的故事。

 

 

迈进科学大门

1938年2月24日,李大东出生于北平。中学时期,李大东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各科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但那时他总感到学得不满足、不解渴,许多知识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觉得客观世界太大、太神秘、太深奥。1956年,18岁的李大东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后来证明,这是他人生路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是其事业的起飞点。

北京大学名师荟萃,校园环境优美,学术气氛活跃,图书馆的藏书也非常多。进了北大,李大东就像一个走了很长夜路的孩子一下跨进了一座灿烂辉煌的殿堂,眼界豁然开阔了:一切都是清新的,一切都是兴奋的,一切都是极具魅力的。他常常畅抒胸臆地与同学们进行学术争论,也常常整日扎在图书馆里贪婪地“啃食”书籍。在六年的大学生涯中,对李大东影响最大的是傅鹰和唐有祺两位教授。那时,傅鹰已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后来还当了北大副校长,而唐有祺在20世纪80年代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们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对知识的讲解不仅清楚明白,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认识和了解知识是如何发展的。李大东听他们的课,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过瘾、解渴。李大东从两位教授的课中受到了很大的启迪,为他以后进一步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回答了他中学时期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

此后在谈到两位教授时,李大东说:“如果把我一生所进行的科学探索画成一条轨迹的话,我觉得这条轨迹的起点应该定在北大,傅鹰和唐有祺两位教授则是我重要的启蒙导师。”

 

一路走来有“贵人”

1962年,李大东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石油科学研究院(现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催化剂研究室当技术员,当时的室主任是闵恩泽。能在一跨出校门就在闵恩泽的直接领导下工作,李大东认为是他这一生中幸之又幸的事情。

李大东研究的第一项科研工作是“环己烷脱氢反应动力学”。当李大东熬了几个夜晚,将一份科研报告交给闵恩泽,几天后又将闵恩泽修改好的报告拿在手里的时候,他汗颜了,因为此时的报告已是红字多于黑字。李大东除了为自己过多的差错而自责,更为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而感动。他不敢再有丝毫懈怠,把所有心思都投入到科研工作之中。此后,李大东每次在交出科研报告前都要反复推敲、反复检查、反复核对。渐渐地,他的科研报告红字愈来愈少。他给自己定了一个“规则”:凡是闵先生改过的错误,决不允许再出现第二次。

由于虚心和勤奋,李大东的进步很快,参加工作才两年就当上了课题组组长,是当时院里最年轻的课题组组长之一。更加可喜的是1965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李大东作的“流动循环法研究环己烷在铂重整催化剂上的脱氢反应动力学”专题报告,受到当时化工界技术权威、原化学工业部副部长侯德榜院士的赞扬。但他也给李大东提了一个问题:动力学属于一个基础研究的范畴,跟铂重整工艺和催化剂的实际开发有什么关系?对于工业技术开发究竟能起什么作用?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基础研究跟工业应用技术开发之间有什么关联。这引起李大东的深思,启发了李大东怎么做技术创新的研究工作。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李大东被下放到干校劳动改造。1972年回到北京,在石油化工研究总院炼化室做科研管理工作。在炼化室的五年, 对李大东一生的科研经历、知识的拓宽和工业实践有极大的帮助。当时要求凡属重大的项目攻关必须要下厂去实践,所以一年里他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厂。这对理科毕业的李大东接触和熟悉工业生产非常重要,他从中学到很多经验和教训,对后来回到研究室直接做研究作用很大。

这期间李大东接触的人很多, 他有幸追随培育了一批又一批技术骨干的化学工程专家武迟。李大东经常随武迟出差去工厂,耳濡目染,从他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可贵的东西。李大东认为,对他一生业务工作影响最大的两个人,一个是闵恩泽,另一个则是武迟。在技术指导上是闵恩泽,而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正确技术决策方面则是武迟。

 

十年磨一剑

1978年,石油、化工两个部委分家,在李大东的请求和侯祥麟的支持下,他又回到了科研一线,进入了石科院新组建的基础研究室工作任主任工程师,兼课题组组长。闵恩泽担任石科院副院长,李大东不仅在闵恩泽直接领导下工作,而且闵恩泽还亲自确定了李大东的研究方向——石油加氢技术。

1978至1987年是李大东对科学规律的认识和创新以及工作能力上成长最快,也是最辛苦的十年。那时,他把实验室当成自己的家,一天24个小时中,有13至14个小时是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度过的。为了不耽误研究进度,库房没有所需试剂时,他就自己冒酷暑骑单车往返几十公里去购买。还没有来得及喝口水润润干渴的嗓子,就又一头扎进了实验室。

当时李大东所在的基础研究室,任务是根据中国原油资源特点和产品需求,从基础研究即从反应过程的化学入手,产生新的构思,开发新的具有特色的技术和工业催化剂,研究方式从跟踪、模仿转向创新。几年下来,李大东与团队做了无数次实验,积累了几千个数据。1987年,李大东作为第一发明人组织开发的RN-1加氢精制催化剂,终于在广州石化总厂进行工业试验了。

1987年4月,李大东等来到广州石化总厂进行工业应用试验。要出结果的那天夜里,他们都没有睡觉。凌晨四点多,车间值班的同事拨通了楼道里的公共电话,在房间里坐卧不安的李大东听到急促的电话铃声,一个箭步冲出房间,拿起话筒,当电话里传来“我们的那个数据已达到标准,比预计的还好”的话时,李大东激动的眼泪已溢满眼眶。他说:“这句话是我一生中听到的最美的语言,也是我一生中所得到的最高赞誉。”

1991年,RN-1加氢精制催化剂及工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 RN-1催化剂出口到意大利,这是中国炼油催化剂首次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RN-1加氢催化剂已在国内外52套工业装置上得到了应用,其家族技术也发展为12个系列100多个品种并已工业化,广泛应用于汽、煤、柴、润滑油、渣油等十几种加氢工艺及国内外500多套加氢装置上。

李大东还组织领导开发了多项清洁燃料生产技术,如中压加氢裂化技术(RMC)、渣油加氢处理与渣油催化裂化组合工艺(RICP)、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及降多环芳烃技术RTS等,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如何做创新性的工作?李大东认为,能够正确地找准问题、提出问题是创新的起点。研究人员总会遇到困难和问题,要深入地解析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并加以实施,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认识得以提升,这就是创新性工作的规律。李大东认为,要想创新,就必须要从基础研究、科学认识上做起,有超前的意识去探索新的途径。做探索工作必须要超前若干年进入研究课题,而不是等到市场需求暴露得很尖锐的时候才着手去解决。

李大东从创新性的研究工作中得到的一条重要体会: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但更是一种乐趣,因为要探索的是未知的世界。全身心投入,冥思苦想,查阅资料,反复实验,在屡次失败中积累经验,期待那灵光一现的时刻,思路与假想得到验证,这是一个求真的过程。

当好一个院长

1991年9月,李大东被任命为石科院院长。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李大东,对当时的任命感到了压力。任命公布的第二天,他就专程登门拜访了已退居二线的侯祥麟部长,虚心请教“如何才能当好一个院长”。侯老的教诲以及他三年的副院长工作都给了他启发,奠定了他今后的工作。他想只要自己竭尽全力,抓住研究院的重点,把握好方向,充分发挥好班子和全院职工的力量,就一定会把工作干好。

1993年,当时社会上院所搞科研体制改革,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研究院自己开发技术,赚钱养活自己。李大东觉得,这件事要慎重,研究院为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开发重大技术的方向不能变,研究队伍不能散。他的做法是,第一,先去调查研究,凡是进行了这种改革的大院大所运转得如何;第二,结合行业特点。他认为,应该坚持“以科研为中心”的办院方针,坚持走集团内部的“市场—科研—生产—市场”的大循环。结果,石科院没有散,相反越来越强。

2002年,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来石科院调研,说石科院最好的一点就是当时顶住了各种压力,坚持了自己的想法,真正进入企业集团,成为整个中国的石化工业研发中心,从基础研究、原油和产品研究到工艺研究开发,支撑了炼油工业的技术进步,成为越来越强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在任院长的这些年里,李大东从来也没有忘记过自己首先是一个科研工作者,也从来没有让他放弃过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担任院长期间,正值中国石化工业迅速发展时期,炼油技术面临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李大东准确预见了炼油工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首次提出未来炼厂将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即以生产满足排放法规要求的清洁燃料为主的清洁燃料型炼厂,以生产清洁燃料和生产烯烃、芳烃等化工原料并举的油化结合型炼厂,及以多产低碳烯烃和芳烃为主的化工型炼厂,并据此尽早布局,组织领导石科院有针对性地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与设计单位和企业合作,广泛推广应用到国内外市场,为我国运输燃料低成本质量升级、相关法规按时实施创造了条件,为劣质原油的高效加工和油化结合生产优质化工原料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当院长的十二年,李大东每天早上七点钟准时到办公室。他要抓住大家还未上班的这个时间,静静地阅读一些文献,批改学生的研究报告,思考新的研究课题。

 

潜心育人静待花开

自1994年李大东带的第一个博士生开始,他已为国家培养出了35名博士研究生。李大东关心着每一个学生,学生出国学习,费用不足的时候,他送去自己省吃俭用的积蓄。也正是这个在生活中像父亲的人,一次次严格地修改了他们的学术报告,对回答不出问题的他们进行过毫无情面的批评。

无论多么繁忙,李大东都会抽时间阅读文献。每次阅读都用红笔将一些重要的内容圈点出来,再传给自己的学生。每个学生从开题到答辩,他都一路跟下来,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更加可贵的是,李大东从不包办学生的学习计划、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他采取“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让他们并存,相互争辩,自由发展。他对学生的实验和论文中的观点要求有实验证明、有创新,反对重复研究。李大东对学生的培养有推前扶后、任鸟高飞的大海胸怀,所以他的学生都十分敬重他。

 “把一批人培养出来,让这批人达到世界级创新人才的标准。”这是李大东作为一个科学家、一个导师的又一个愿望和奋斗目标,为了这个愿望和目标,他呕心沥血地工作着。如今,八十多岁高龄的李大东每天依然七点到办公室,阅读科技简报、准备会议资料、思考科研中的重大问题。

2019年9月25日,李大东当选第五届感动石化人物。“感动石化”组委会给予李大东的致敬词这样写道——人生为一大事来,为国家谋,为炼油强。从“根”做起,十年潜心砺“剑”出。深耕反应之道,雕琢现有之业,始置再生之术。你,让“混沌”变得清澈,用担当谱写蓝图。霜鬓不坠青云志,锐意创新意犹酣。以身为烛,德厚流光;石化风骨,国之栋梁。

李大东的科技人生目标是开发高效的石油炼制技术,为国多加油,加好油。他催化的不仅是炼制中的石油,而且是整个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进程。

 

 

来源:《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卷·化学工程与技术分册》(有删改)

原作者:张宝吉

 

《中国石化》2007年第2期

《脚踏大地心系创新——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大东》(有删改)  

原作者:孙秀君

 

人民网能源频道2018年11月17日

《李大东:一生磨剑中国炼油业》(有删改)  

原作者:贺迎春

 

审校:李大东


信息来源: 
2021-10-15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 86-10-62327551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声明|联系我们|企业邮箱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23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