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汪燮卿

    他是我国石油炼制及分析化学专家,开辟了以重质石油为原料生产轻质烯烃和高质量汽油的技术路线,率先主持开发催化裂解(DCC)技术、多产液化气和汽油催化裂化(MGG)技术。

    他是劣质原油加工的专家,完成了高酸原油直接流化催化脱酸的研究,指导完成了钛硅分子筛的合成应用研究。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石科院常务副院长、总工程师。让我们一起走近汪燮卿的人生。

 

学业有成,留学德国

1933年2月11日,汪燮卿出生于浙江龙游茶圩镇,是家中八个兄弟姐妹中的老大,他在衢州中学上初一时就为校长科学救国的思想所感动,立志日后要当一名科学家。

1950 年,汪燮卿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一年后,如愿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

1952年,国家对高等院校进行了院系大调整,以清华大学化工系一二年级大部分师生为基础,成立了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汪燮卿于是又转到北京石油学院炼制系接受本科教育。1956年,汪燮卿大学毕业,被党中央选派前往当时人造石油科技最为发达的民主德国留学,并在麦塞堡化工学院院长、德国科学院有机化工研究所所长、民主德国国家奖章获得者莱勃尼茨教授门下作研究生。

汪燮卿在留学期间刻苦钻研,1961年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成为了麦塞堡化工学院第一个拿到博士学位的外国学生。为了尽可能多学习一些实际知识,汪燮卿毕业后又在德国的工厂里实习了一段时间,学习煤的加压气化、加氢和碳四烷基化,期间还到德国科学院有机化工研究所学习色谱、红外和元素分析,写满了三大本笔记,为回国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61年5月,汪燮卿回到北京,10月被分配到石科院工作,自此与石科院结下了不解之缘。

科学分析,巧破难题

汪燮卿一开始在石科院航空煤油研究室工作,并于一年后升任题目组组长,承担石油工业部和国防科工委的重要研究任务。

当时我国空军部门发现,国产航空煤油在储存过程中会发生颜色变黄的现象,于是委托石科院调查原因。汪燮卿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分析航煤组成发现,油品会变黄并不是因为变质,而可能是因为其中的微量吡咯类杂质与铜离子形成黄色的络合物。汪燮卿等由此提出了航煤在储存过程中避免变色的条件:储存航空煤油时应尽可能避免与铜接触,避免温度过高,避免接触游离水。汪燮卿提出的这些建议最终都被解放军总后勤部油料管理部门釆纳。

60年代末,空军某大型油库又出现了航空煤油变色,提取油样化验却又化验不出问题,于是通过石油工业部委托石科院去调查,汪燮卿受命前去。到达油库后,他仔细地观察了一遍油库内部,发现有几根很粗的锈迹斑斑的铜避雷针从油库里穿过。汪燮卿一下就明白了原因:库里的航煤是因为环境太潮湿并接触到铜而变色。在汪燮卿的建议下,工作人员清洗油库并改换了油库里的避雷针材质,问题迎刃而解,避免了上千吨航煤的报废。

1972年6月,汪燮卿又接受了石油工业部一个特殊任务:长沙马王堆挖出一具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女性古尸,尸体浸泡在棺水里,看上去就像刚去世一样,肌肉还有弹性,据说是因为这种棺水具有防腐作用。石油工业部当时正拟建一条输气管道,如果这种“棺水”对石油管道防腐蚀有用处, 就可以发扬古代科学文化遗产,创造一个古为今用的奇迹。

汪燮卿等人立即坐火车南下长沙取样品,马不停蹄地将考古发掘时取下的棺材漆片和少量棺水样品带回北京化验分析。先对棺材漆片做了分析,证明其中含有硫化汞。接着又开始对棺水进行化验分析。经过各种化学处理、色谱和各种波谱分析,最终得到了低碳脂肪酸和醇类等系列物质,但它们都不是防腐剂,而是有机物质分解的产物。到底是什么东西让棺水具有防腐作用的呢?汪燮卿拿着盛着棺水样品的试管苦思冥想。这时,他忽然发现在试管壁上沾有一颗红色的“小水珠”,起初实验人员没有注意这个“小水珠”,差一点要把它倒掉。汪燮卿提出立即用发射光谱对红色的“小水珠”进行分析,发现“小水珠”内含有大量的汞。经过进一步证明,发现“小水珠”其实是硫化汞,在中药中也叫朱砂,这说明汉代已经把朱砂作为药材或防腐剂来用了。

经过汪燮卿和全国各有关单位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针对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尸不腐之谜的研究得出了科学的结论,不仅赢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科研过程还被拍成科教电影在海内外放映,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兴趣。

从无到有,开疆拓土

1983年,汪燮卿担任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四年后又任常务副院长,分管科研和外事工作。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相继发现了多个油田,石油供应实现了自足,并且还有富余,中央由此提出要用好我国一亿吨的原油。但我国生产的原油轻组分少,难以兼顾汽、柴油的生产供应与为石油化工提供原料,专家们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另辟蹊径,用重质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

1986年,时任石科院副院长的汪燮卿被委以重任,担任这一重大科研课题的矩阵攻关组组长和技术总负责人,组织、主持并亲自参与催化裂解(DCC)技术的开发以及配套催化剂的一系列科技攻关工作。

在汪燮卿的建议下,石科院决定将有限的科研资源向项目集中,同时汪燮卿又主持了研究课题技术方案的论证工作,制定了技术研究总体方案和研制任务书。根据中国石化总公司领导要求,石科院将该项目拆分为两个子项目,并分别命名为I型催化裂解(DCC- I)和II型催化裂解(DCC-II)。其中DCC- I型的目标是最大量生产以丙烯为主的低碳烯烃,而DCC-II型的目标则是油气并举、油化结合,在生产丙烯的同时生产高质量汽油组分。

创新研发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有生产技术的专家,工程设计的专家,工艺开发的专家,也有催化剂生产研究的专家,大家凑不到一起去,吵得一塌糊涂。”汪燮卿说,他性格比较冷静,每当争执到顶点的时候,都让大家先冷静下来。“你挑谁的毛病都可以,你把每个人的优点收集起来,形成完整的东西就是很好的果实,就是我们前进的基础。”

1990年11月,DCC-I型开始进行首次工业试验。汪燮卿带队同大家一起吃住在工厂,一待就是一两个月。他每天必到车间,有时上、下午一次还不算,吃完晚饭还要进车间“溜一圈”。出现情况时,他更是与现场技术小组的专家们一起去车间分班倒,釆集数据,分析操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一天几次地聚在一起碰情况、讨论技术问题。

在未进油前,装置运行一度不太正常,下一步该怎么办?是停工检修还是继续运行?需要有人果断决策和担责。各路专家从晚上12点一直讨论到凌晨4点也拿不定主意。最后还是由汪燮卿静心聆听大家意见,拍板决定:“工业试验不能停。装置暂停下来,按修改方案再开车。有什么责任我来担。”

“汪院长考虑问题非常的细致和深入,一般不武断否决别人意见,也不轻易发表意见,但是一旦作出决断,就必定是深思熟虑的。”石科院原副总工程师蒋福康是这样评价汪燮卿的个性。果然,在汪燮卿的指挥下,第二天经过短时间的操作调整,开车运行渐转顺利。

1991年,DCC技术顺利实现工业试验,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工业化重质油产丙烯先进技术,为我国开辟了一条用重质原料生产以丙烯为主的轻质烯烃的新途径,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同年,DCC技术获中国专利金奖。

家族技术,成龙配套

在汪燮卿的主持下,石科院从1987年开始进行重质原料生产轻烯烃的催化裂化家族技术的开发研究,相继开发出了 DCC、MGG、MIO、CPP等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的专利技术。这些技术成龙配套,不仅有母技术也有子技术,并不断充实完善,因而被誉为“催化裂化家族技术”。

1994年,DCC技术转让至泰国,实现了我国炼油成套技术的首次出口。

1995年,汪燮卿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同年,DCC技术摘得了国家发明一等奖,打破了国家这一奖项此前多年空缺。但是在获奖名单里却没有自始至终主持该项技术研发工作的汪燮卿。“胜负成败是第一位的,是非功过是第二位的,首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保证把工作做好。”汪燮卿一锤定音,坚持不在申报获奖人员名单中写上自己的名字。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首席专家许友好是当年跟汪燮卿一起进行DCC工业试验的成员之一,他说:“我最佩服汪先生的是他在科研攻关的时候敢于承担风险和责任,到了分配荣誉的时候他却退到了幕后。”

在汪燮卿的主持下,此后石科院又开发出了最大量生产异构烯烃的技术(MIO);以重质馏分油掺炼部分渣油为原料,生产异构烯烃和高辛烷值汽油MGG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同样是在汪燮卿的主持下,石科院自主研发出了催化热裂解(CPP)技术,用重质原料生产乙烯和丙烯,属国际首创,并于2009年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套以石蜡基油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和芳烃的工业化装置,一直运行至今。

古稀之年,再谋战略

1994年,世界石油大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推荐汪燮卿为世界石油大会规划委员会委员,参与在中国北京举办1997年第十五届世界石油大会的筹备工作。经过多方共同努力,中国在大会上有9篇宣读论文和33篇张贴论文。

1996年,63岁的汪燮卿改任石科院总工程师。1999年退居二线,任石科院学位委员会主任。

在这一时期,汪燮卿又参与指导研制成功了作为氧化催化剂的新型钛硅分子筛——空心纳米钛硅分子筛,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使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能工业化生产钛硅分子筛和有关精细化学品的大型企业。该技术分别于2010年和2016年获得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2003年5月25日,91岁高龄的侯祥麟接受温家宝总理的嘱托主持了 《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的项目。汪燮卿根据侯祥麟的要求,负责节约用油和替代燃料的章节。

2007年起,汪燮卿参加了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能源中长期(2030 年、2050年)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中的交通运输节能研究。2008年起,汪燮卿参加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工程科技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中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技术领域的“过程工程与低碳经济”战略研究,并多次负责举办生物质能源的工程科技论坛。

2019年9月,汪燮卿及夫人叶嗣懋向浙江开化中学捐赠100万元,设立“叶左文奖学基金”;2021年4月又向母校衢州一中捐赠100万元,设立“汪燮卿、叶嗣懋奖学基金”,以激励青年学生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承担起科技强国的重任。

如今,已经88岁高龄的汪燮卿依然关注着我国未来能源行业的发展,同时指导着年轻一代,为重质和劣质原油的深度加工、甲醇生产丙烯以及天然气制氢等新技术的研发努力做出贡献。

 

 

 

 

来源:《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有删节)

原作者:左佳齐

 

人民网能源频道, 2018年12月01日发表

《汪燮卿:创新是责任也是兴趣》

原作者:贺迎春 施麟

 

审校:汪燮卿

 


信息来源: 
2021-10-15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 86-10-62327551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声明|联系我们|企业邮箱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23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