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中法绿色化学会议成功举办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第五届中法绿色化学学术交流会议作为官方庆祝活动之一,于11月23日在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开幕。会议以“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旨在关注绿色化学的可持续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由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石油化工分子转化与反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绿色化学与化工过程绿色化重点实验室和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共同承办。全重实验室副主任韩布兴院士、全重实验室研究人员吴鹏教授作为大会联合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王度(J. Valadou)先生分别致辞。林伟副院长等石科院专家人参会。

15位中外院士出席这场中法盛会。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B. Feringa)教授在开幕报告中分享了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分子开关与马达的工作原理。他通过使分子转子叶片沿相同方向连续旋转构造了分子马达,这些分子马达在医学和工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能够实现药物在组织中的定向输送,为精准高效治疗提供支持,并自动实现玻璃和太阳能电池板等表面的清洁工作,极大地提升了效率和安全性。全重实验室学委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何鸣元教授以“水在绿色碳科学中的作用”为题作报告。他详细探讨了碳活性物种的活化、水和氢键的作用、氧化还原化学机制、跨尺度传递过程,以及CO2化工与工程应用等五个关键领域,并深刻分析了催化科学与技术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西班牙皇家科学院院士A. Corma分享了“促进可持续性和脱碳的催化剂”报告。他介绍通过化学和催化的协同,形成一个更可持续和循环的过程,使用替代碳来源,如二氧化碳和生物质,以及来自水中的H2生产燃料和化学品。法国科学院院士G. Bertrand、欧洲科学院院士苏宝连、爱尔兰院士胡培君、中国科学院于吉红、张涛、孙世刚、孙立成、包信和、施剑林、赵东元等多位院士报告精彩纷呈。全重实验室杨海波、高栓虎等年轻科研人员也展示了高水平工作。

中法绿色化学会议从初创阶段到现在的国际盛会,凝聚了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与汗水。会议不仅推动了绿色化学研究,促进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加速了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的步伐,同时,这一盛会也成为了增进中法两国人民的友谊、搭建独特学术与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平台。




信息来源: 
2024-12-09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 86-10-62327551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声明|联系我们|企业邮箱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23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