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牵头、胜利油田参与研发的“新型淋洗-生物工艺修复采油区污染土壤研究”项目通过集团公司科技部鉴定。
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石科院和胜利油田自主研发的新型淋洗-生物耦合修复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中国石化已利用该技术完成20000平米土壤修复治理,首次实现油田油污土壤规模化修复。处理成本较现有技术降低六成,修复周期缩短40%,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修复后的土壤质量满足国家二类建设用地标准,可用于城市建设、绿地、道路建设等。该技术将为中国石化实现“双碳目标”、推进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l 聚焦土壤污染,保卫绿水青山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要全面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
l 研发成套技术,还土壤以 “清白”
中国石化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制定工矿现场污染管控规范,自主研发微生物采油、调剖资源化利用、污泥脱水减量技术等多项国际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成效斐然,绿色生态油田示范效应突出。同时,中国石化勇担央企社会责任,针对我国油污土壤历史遗留问题开展科技攻关。
在中国石化科技部的超前布局下,石科院、胜利油田自主研发出了新型淋洗-生物耦合修复技术,针对落地油泥、油污土壤等形成了系列处理方案。该技术首先利用淋洗剂作为“清洁剂”对污染土壤进行清洗,“洗”走土壤中的大部分油污。然后再使用微生物“吃”掉土壤中残余油污,最终恢复土壤的正常生态功能。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前后对比
l 自主研发生物基淋洗剂,“洗”走8成油污
石科院研发团队首先基于分子构效关系研究,以微生物代谢产物为原料研制出了新型生物基活性分子淋洗剂(RP-1),可以根据污染土壤自身特点“量体裁衣”定制专属配方,可将土壤中的油含量从20%初步降至3%以下。由于该淋洗剂由微生物制得,与传统的焚烧等油污土壤处理手段相比,不仅绿色低碳,而且不会破坏土壤的正常生态功能,去除石油污染的效果可达同类产品的十倍以上。同时,研发团队还针对性优化了淋洗工艺及配套设备,有效降低了淋洗用量及价格,淋洗剂成本与市售同类产品相比可减少三至六成。
利用淋洗剂将黑色的石油从土壤里“洗”出
l 配套生物修复工艺,荒野重新变绿地
针对淋洗后土壤中剩余的油污“顽固分子”,石科院和胜利油田又自主开发出了配套生物修复工艺进行“穷追猛打”。团队克服污染土壤盐渍化严重、易板结等不利因素,分离筛选出耐盐碱的高效修复菌剂(BA系列)。通过将碱蓬、柽柳、甜高粱等植物与分离出的高效嗜烃微生物联用,建立了微生物-植物联用工艺,可使修复效率提升20%。生物修复工艺与淋洗工艺联用后,可将土壤中油含量进一步降低至0.45%以下,在恢复土壤生态功能的同时大幅缩短了修复周期,实现了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的油污土壤的修复。
石科院研发团队
目前,石科院和胜利油田研发团队已围绕新型淋洗-生物耦合修复技术发表SCI论文 1 篇,中文核心论文 2 篇,申请发明专利 16 件,获授权专利4 件。技术成果已先后在胜利油田21个地块实现规模化应用,完成20000平米油污土壤的修复治理。规模化应用数据表明,新型淋洗-生物耦合修复技术吨处理成本较现有技术降低63%,修复周期缩短至6个月内。经第三方机构检测,修复后的土壤满足国家二类建设用地的土壤质量标准,可用于城市建设、绿地、道路建设等用途。
修复后土地恢复生态功能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 86-10-62327551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