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截止2022年12月31日,石科院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1325件,获授权8151件;申请国外专利1802件,获授权1065件; 累计获得中国专利金奖(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颁发)9项、银奖1项、优秀奖21项。

  • 专利名称:一种脱硫催化剂、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

    专利号:ZL 201711051170.2

    对应技术:脱硫催化剂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硫催化剂、其制造方法及其应用。所述脱硫催化剂的组成至少包括:1)储硫金属氧化物、2)无机粘结剂、3)耐磨组分和4)活性金属组分。所述脱硫催化剂比如具有稳定性更好和脱硫活性更高的特点。

  • 专利名称: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 201810942081.5

    对应技术:催化裂化催化剂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催化剂含有10~50重%的改性Y型分子筛、以氧化铝计10~40重%的氧化铝粘结剂和以干基计10~80重%的粘土;以改性Y型分子筛的干基重量为基准,改性Y型分子筛以氧化物计稀土元素的含量为4~11重%,以P2O5计磷的含量为0.05~10重%,氧化钠的含量为0.1~0.7重%,活性元素氧化物的含量为0.1~5重%,活性元素为镓和/或硼;改性Y型分子筛的总孔体积为0.33~0.39mL/g,孔径为2~100nm的二级孔的孔体积占总孔体积的比例为15~30%;晶胞常数为2.440~2.455nm,晶格崩塌温度不低于1050℃;非骨架铝含量占总铝含量的比例不高于20%,改性Y型分子筛的强酸量中B酸量与L酸量的比值不低于3.5。该催化剂用于加氢LCO时LCO转化效率高,焦炭选择性低,汽油收率高且富含BTX。

  • 专利名称:能够降低CO和NOx排放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 202010524208.9

    对应技术:RDNOx脱硝助剂

    摘要:

    本发明涉及催化裂化领域,公开了能够降低CO和NOx排放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能够降低CO和NOx排放的组合物包括:无机氧化物载体以及负载在无机氧化物载体上的第一金属元素、第二金属元素和第三金属元素,且所述第一金属元素包括Fe和Co,以氧化物计,Fe与Co的重量比为1:(0.05‑20)。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Fe和Co共同作为主金属元素,通过第IA和/或IIA族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以及第IB‑VIIB族非贵金属元素中的至少一种的进一步修饰可以保持组合物具有较高的水热稳定性,且具有较高的降低再生烟气CO和NOx排放活性。

  • 专利名称:原油调配方法

    专利号:ZL 201811182818.4

    对应技术:配方原油技术

    摘要:

    一种基于原油近红外光谱、原油性质、减压渣油性质筛选适合生产道路沥青的原油的调配方法,包括取特征谱区的近红外光谱进行主成分分析,将得分矩阵与原油样品对应的关键性质组成得分-性质矩阵,再通过在配方组分原油库中取n种原油进行组合,用组合原油光谱和性质得分矩阵对目标原油的得分-性质向量进行拟合,由拟合相似度判断组合原油与目标原油的接近程度,再由相似度大于预定值的组合原油的拟合系数得到原油调合比例(或称调合配方),从而得到适合生产道路沥青的配方原油。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基于原油近红外光谱、原油性质、减压渣油性质生成适合生产道路沥青的原油调合配方,配方组分原油库为开放式,维护简单。

  • 专利名称:一种废塑料生产车用燃料的方法及系统

    专利号:ZL 202010617815.X

    对应技术: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

    摘要:

    一种废塑料生产车用燃料的方法及系统,废塑料依次经过废塑料第一脱杂单元中、废塑料第二脱杂单元进行脱杂反应,得到氯含量和硅含量低的第二溶液;所得杂质含量低的第二溶液送至催化裂化单元进行催化裂化反应制备车用燃料。本发明有助于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制备的车用燃料,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专利名称:一种均相有机钼化合物的连续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910606182.X

    对应技术:应用于劣质渣油浆态床加氢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有机钼化合物合成领域,公开了一种均相有机钼化合物的连续制备方法,包括:将含有含钼剂、稳定剂和溶剂的原料物流在预反应区中进行至少部分反应,得到液相物流I;将至少部分所述液相物流I引入至蒸馏区中进行分离,得到轻质的液相物流II;将至少部分所述液相物流II依次引入至反应区和稳定区中进行进一步反应,得到均相有机钼化合物,所述反应区和所述稳定区中各自独立地设置有分别用于为所述反应区和所述稳定区中的物料提供热源的加热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实现均相有机钼化合物的连续高质量生产。

  • 专利名称:石墨插层物的剥离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和在复合纤维中的应用

    专利号:ZL 201910696311.9

    对应技术:绿色工艺石墨烯制备及应用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墨烯制备领域,公开了石墨插层物的剥离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备的石墨烯和在复合纤维中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将石墨插层物置于剥离容器中,且向剥离容器中通入剥离剂溶液,使得石墨插层物与剥离剂进行剥离反应;其中,向剥离容器中通入的剥离剂溶液的浓度逐渐增。本发明提供的剥离方法安全平稳,且制备得到的石墨烯具有纯度高、氧含量低以及尺寸均匀等特点,特别适合用于复合纤维等材料领域,将其用于复合纤维,可提高复合纤维的抗紫外效果。

  • 专利名称:一种碳包覆过渡金属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专利号:ZL 201810842416.6

    对应技术:碳包覆过渡金属的纳米复合材料,含有被石墨化碳层包覆的强磁性金属内核和丰富的孔结构.应用于易挥发有机物催化氧化,可用于工业废气处理。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包覆过渡金属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所述纳米复合材料含具有壳层和内核的核壳结构,所述壳层为掺杂氧的石墨化碳层,所述内核为过渡金属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为具有至少一个介孔分布峰的介孔材料。本发明的复合材料具有丰富的介孔结构,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催化材料。该复合材料可作为催化氧化催化剂,用于处理工业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专利名称:一种卤代苯胺的合成方法

    专利号:ZL 201810841764.1

    对应技术:卤代苯胺的合成方法,以具有严密包覆的核壳结构的碳包覆镍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对卤代硝基苯进行加氢还原,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且能有效改善反应过程中的脱卤问题。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卤代苯胺的合成方法,包括:以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在氢气气氛下催化卤代硝基苯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其中,所述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含具有壳层和内核的核壳结构,所述壳层为掺杂氧的石墨化碳层,所述内核为镍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纳米复合材料的酸洗损失率≤10%。该方法采用具有严密包覆含核壳结构的碳包覆镍的纳米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可以更好的保证内核镍在制备和应用中损失率降低,从而更好的保持材料性能的稳定且保证了其安全性,用于卤代硝基苯加氢还原合成卤代苯胺,具有优异的活性、选择性及安全性,并能有效改善反应过程中的脱卤问题。

  • 专利名称:包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

    专利号:ZL 202010291406.5

    对应技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改性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公开了一种包覆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1)提供含有锆醇盐、铝醇盐和有机溶剂的溶液A,将溶液A与水混合,水解得到锆铝溶胶,加入的水的摩尔数与金属离子总摩尔数之比为3‑5:1;(2)将正极活性物质与步骤(1)得到的锆铝溶胶接触并除去溶剂,得到Al(OH)3‑Zr(OH)4包覆的正极活性物质前驱体;(3)将步骤(2)得到的Al(OH)3‑Zr(OH)4包覆的正极活性物质前驱体进行恒温烧结,得到Al2O3‑ZrO2包覆的正极活性物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改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活性物质特别是镍钴锰三元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能。

  • 专利名称:5-羟甲基糠酸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911069951.3

    对应技术:生物质糖平台化学品制备技术

    摘要:

    提供一种5‑羟甲基糠酸的制备方法,包括:在空气和/或氧气条件下,将5‑羟甲基糠醛的水溶液与催化剂接触,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制得5‑羟甲基糠酸;其中催化剂通过如下步骤获得:将前载体与碱性含氮化合物混合置于溶剂中,水浴条件下加热并搅拌,进行碱处理;将碱处理后的前载体依次进行干燥处理和焙烧处理,得到载体;及将活性组分负载于载体上得到催化剂;其中活性组分选自钌、钯、铂、铑、铱和锇中的一种或多种;前载体选自活性炭、石墨、富勒烯和氧化石墨烯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方法能在不外加碱性化合物的条件下实现5‑羟甲基糠醛的高效转化,得到高选择性的5‑羟甲基糠酸,操作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且绿色环保无污染,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 专利名称:一种由链烷烃生产丙烷和汽油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811128822.2

    对应技术:轻烃转化制丙烷技术

    摘要:

    一种由链烷烃生产丙烷和汽油的方法,包括使所述烃在非临氢、0.1~3.0MPa、400~550℃,进料质量空速为0.1~10.0h‑1的条件下与烃转化催化剂接触反应,所述的烃转化催化剂包括20~85质量%的ZSM系列沸石和15~80质量%的粘结剂,所述的ZSM系列沸石为ZSM‑5和/或ZSM‑35,所述催化剂的α值为60~80,所述的链烷烃选自C5~C12链烷烃中的一种或多种。该法可在非临氢条件下生产丙烷,并副产高辛烷值汽油调合组分。

  • 专利名称:一种预成型L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811173688.8

    对应技术:C6-C7烷烃芳构化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成型L型分子筛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高岭土、成型助剂和水混合后进行成型、干燥和焙烧,得到预成型体;(2)、将所得预成型体进行改性处理、洗涤和干燥,得到改性预成型体;(3)、将改性预成型体、无机碱、硅源和水混合,所得混合物中各物料的摩尔比为(1‑4)M2O:Al2O3:(6‑12)SiO2:(100‑250)H2O,将混合物进行水热晶化,晶化产物经洗涤后干燥。本发明方法制备的预成型L型分子筛可以作为载体直接使用,无需再次成型,避免了纳米晶粒尺寸分子筛过滤困难的问题,特别适用纳米级L型分子筛的工业生产,而且L型分子筛结晶度高。

  • 专利名称:渣油加氢处理和光亮油以及芳香基矿物油生产组合工艺

    专利号:ZL 201910661627.4

    对应技术:ARE抽提技术 (Aromatic Rubber Extender Oil Extraction Process)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公开渣油加氢处理、光亮油和芳香基矿物油生产组合工艺。将氢气、渣油和助溶剂与催化剂接触反应,分离出减压渣油;脱沥青溶剂对减压渣油进行溶剂萃取,分离出脱沥青油;第一抽提溶剂对脱沥青油进行溶剂精制,得到润滑油溶剂精制油和抽出油;第一脱蜡溶剂对润滑油溶剂精制油进行溶剂脱蜡,得到脱蜡油;吸附剂对脱蜡油进行吸附精制,得到光亮油;第二抽提溶剂对润滑油溶剂精制抽出油进行溶剂萃取,得到芳香基矿物油溶剂抽余油和芳香基矿物油溶剂抽出油,所述助溶剂来自于芳香基矿物油溶剂抽出油,第二脱蜡溶剂对芳香基矿物油溶剂抽余油进行溶剂脱蜡。该工艺生产符合润滑油基础油标准的光亮油和符合国家标准的芳香基矿物油。

  • 专利名称: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

    专利号:ZL 201911047233.6

    对应技术:浆态床渣油加氢催化剂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该催化剂含有有机钼化合物和有机铁盐,包括如下步骤:(1)使钼源、溶剂和有机酸混合反应,调节反应混合物的pH值与第一有机酸混合反应纯化得到有机钼盐;(2)使第二有机酸与碱的溶液反应后与铁源混合反应得到有机铁盐;(3)将所述有机钼化合物与所述有机铁盐混合。本公开的催化剂在具有较高的金属含量和较低的成本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加氢性能、开环活性和脱氮效果。

  •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的加氢方法

    专利号:ZL 201811222071.0

    对应技术:PAO加氢技术

    摘要:

    一种生产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的加氢方法,高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原料和循环油混合后依次进入第一加氢反应区和第二加氢反应区进行反应,其反应流出物经气液分离后,所得的液相物流进行分馏,得到轻质物料和重质物料,所述轻质物料作为循环油循环至原料罐,所述重质物料为精制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方法,改善了固定床加氢反应器的进料状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固定床加氢反应器中,物料在固定床床层偏流或加氢不完全问题,并且获得了质量优良的精制聚α烯烃合成油产品。

  •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组分的加氢裂化方法

    专利号:ZL 201811277041.X

    对应技术:灵活生产石脑油和喷气燃料加氢裂化技术

    摘要:

    一种生产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组分的加氢裂化方法,原料油与氢气混合后依次通过加氢精制反应区和加氢裂化反应区,得到反应产物经分离得到重石脑油和喷气燃料组分。加氢裂化反应区内装填三种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兼顾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在高转化率下生产优质的喷气燃料组分。

  •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油浆的过滤系统和过滤方法

    专利号:ZL 201910132300.8

    对应技术:油浆脱固RSFF技术

    摘要:

    一种用于油浆的过滤系统和过滤方法,所述过滤系统包括过滤单元和控制系统,过滤单元中设置过滤器,以及分别与每个过滤器连通的油浆入口管线、滤后油出口管线和滤渣排出管线;控制系统包括在线压差监测模块、过滤器控制模块和吹扫控制模块。该过滤方法中,油浆通过与过滤器连通的油浆入口管线进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过滤过程通过控制系统进行控制。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过滤系统和过滤方法,油浆过滤过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解决了过滤材质易被高黏性胶质杂质堵塞、再生效率差和去除效率低的问题。

  • 专利名称:液相吸附分离甲酚异构体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810495866.2

    对应技术:对甲酚吸附分离技术

    摘要:

    一种液相吸附分离甲酚异构体的方法,包括在液相下将含有甲酚异构体的混合物与吸附剂接触,其中的对甲酚被吸附剂吸附,不被吸附的组分作为抽余液排出,向吸附剂中通入解吸剂,将吸附组分解吸,得到抽出液,所述的吸附剂中活性组分为X分子筛,其阳离子位为ⅡA族金属离子占据或由ⅡA族金属离子和ⅠA族金属离子共同占据,所述的解吸剂为C4~C6的醇或C5~C6的酮与C7~C10烷烃的混合物,混合物中C4~C6的醇或C5~C6的酮的含量为60~85体积%。该法用于吸附分离甲酚异构体,可提高吸附分离对甲酚的吸附选择性。

  • 专利名称:一种脱除费托合成油中含氧化合物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911047243.X

    对应技术:费托合成油净化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脱除费托合成油中含氧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脱酸处理、液液萃取、水洗和溶剂回收,其中液液萃取采用的萃取溶剂为甘醇类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吡咯烷酮类化合物或砜类化合物,或者为它们中两者或三者或四者的组合,上述萃取溶剂具有对含氧化合物选择性高、稳定性好且与费托合成油密度差大等特点。本发明的方法对含氧化合物的脱除效果好、易于操作且溶剂回收效率高;另外,该方法采用轻烃反萃工艺进行溶剂回收,回收条件温和,萃取溶剂及含氧化合物回收效率高,反萃剂、轻烃和工艺水均可循环使用,三废排放小。

  • 专利名称:一种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911014995.6

    对应技术:MFP技术

    摘要:

    一种多产丙烯和低硫燃料油组分的方法,重质原料油与溶剂接触,进行萃取分离得到脱沥青油和脱油沥青,所述脱沥青油与任选的轻质原料油与催化转化催化剂接触进行反应,生成含丙烯的液化气、汽油、催化裂化馏分油;所述催化裂化馏分油经加氢脱硫后得到低硫加氢馏分油;所述低硫加氢馏分油和/或脱油沥青作为燃料油组分。本发明的方法将重质原料中的饱和烃转化为丙烯,避免了饱和烃作为燃料油组分,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轻质芳烃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911047207.3

    对应技术:重芳烃轻质化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轻质芳烃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有重芳烃的原料在流态化反应器中与催化剂接触并在临氢条件下进行轻质化反应,得到富含轻质芳烃的产物和待生催化剂;将所得富含轻质芳烃的产物进行分离得到氢气、非芳烃组分、C6~C8的轻质芳烃和C9+芳烃组分,并使至少部分所述C9+芳烃组分返回所述流态化反应器。本发明的方法对原料适应性强、操作灵活、弹性大,可保证长周期稳定运行,该方法能够利用难以处理利用的重芳烃生产高价值的轻质芳烃。

  • 专利名称:一种催化转化反应器和系统

    专利号:ZL 201910891587.2

    对应技术:重油高效催化裂解(RTC)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转化反应器和系统,所述反应器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任选的预提升段、全浓相反应区、过渡段和出口区,所述全浓相反应区为包括一个或多个由下至上直径连续地或不连续地增大的扩径段的空心柱体的型式,所述任选的预提升段上和/或所述全浓相反应区的底部设有至少一个催化剂入口,并且所述全浓相反应区的侧壁设有一个或多个补充催化剂入口。本发明的反应器和系统用于催化转化反应时,原料与催化剂的接触效率高,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改善催化反应选择性,并且提高乙烯和丙烯等高附加值产物的产率。

  • 专利名称:连续制胶机、连续制胶方法及连续制备催化剂胶体的方法和系统

    专利号:ZL 201711051676.3

    对应技术:由粉体(高岭土、拟水铝石)、胶体(铝溶胶、硅溶胶)、酸(盐酸、硝酸、硫酸等),快速混合、高效一步制备成催化剂胶体的技术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续制胶机、连续制胶方法及连续制备催化剂胶体的方法和系统,该连续制胶机设有相互独立的进料管,多相反应原料分别单独进料至制胶机进行混合反应,不同的反应原料在进料入口处不互相接触,减少了反应原料在进料管处的粘附和堵塞;反应器内设有可旋转咬合的旋转混合盘和静止混合盘,两个混合盘的盘面分别设有相互错合的多个混合齿,能够对盘面上流动的混合物料产生高速剪切力和强离心力,提高物料混合均匀度并加快反应速率,促进原料在混合齿之间快速混合反应制备成细化、均匀的胶体。本公开的连续制胶方法、连续制备催化剂胶体的方法和系统工艺采用连续化生产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及设备,提高了胶体制备效率,缩短制胶时间。

  • 专利名称:一种两相混合反应器及其应用

    专利号:ZL 201510640534.5

    对应技术:适用于液液体系的或者单相多股物流的混合与反应过程,包括液化气脱硫醇、拟薄水铝石微细颗粒连续制备和渣油连续氧化脱硫等过程。

    摘要:

    开发了一种高效微反应器,可以实现液液体系的快速高效混合与传质过程,实现传质效率数量级式的提高。

  • 专利名称:一种加工富芳馏分油的方法和系统

    专利号:ZL 201911054170.7

    对应技术:多产化工料和低钒低硫石油基材料的 一体化加氢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烃油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加工富芳馏分油的方法和系统,包括:(1)将富芳馏分油引入至第三反应单元中进行加氢饱和后分馏以获得第一轻组分和第一重组分;(2)将脱油沥青和含芳烃物流引入至第一反应单元中进行加氢反应,第一反应单元为固定床加氢单元;(3)将来自第一反应单元的液相产物进行分馏,得到第二轻组分和第二重组分;(41)将第二轻组分引入至第二反应单元中进行反应;以及(42)将第二重组分引入至延迟焦化单元中进行反应;或者将第二重组分作为低硫船用燃料油组分。本发明提供的前述处理工艺能够实现高价值利用DOA。

  • 专利名称:一种渣油加氢处理方法

    专利号:ZL 201910319189.3

    对应技术:加氢催化剂梯级利用技术,将废馏分油加氢催化剂经非常规再生处理后梯级应用于渣油加氢反应,替代部分渣油加氢脱硫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硫和脱残碳活性。

    摘要:

    本发明涉及渣油加氢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渣油加氢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加氢处理条件下,将渣油原料依次与加氢保护催化剂、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和加氢脱硫催化剂接触;以加氢保护催化剂、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和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总体积为基准,加氢保护催化剂的含量为5-60体积%,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含量为5-50体积%,加氢脱硫催化剂的含量为10-60体积%;其中,所述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废加氢催化剂处理得到,所述加氢脱硫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50-350m2/g,孔容为0.2-1mL/g,最可几孔径为5-15nm。本发明提供的渣油加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再生处理后的废加氢催化剂,且脱硫率和脱残炭率较高。

  • 专利名称:加氢催化剂及其应用以及加氢裂化方法

    专利号:ZL 201911053683.6

    对应技术:已实现工业应用:吉林石化的RHC-131-3.6轴向贯通带孔催化剂;已完成生产待应用:俄罗斯订单的RHC-131-2.5、RHC-133-2.5、RN-410B-2.5等轴向贯通带孔催化剂。目前未见国内竞争对手及国际同类专利商提供相同或类似产品。

    摘要:

    本发明涉及加氢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加氢催化剂,该催化剂包括载体和负载在载体上的第VIB族金属元素和第VIII族金属元素;所述载体含有耐热无机氧化物和分子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内部具有贯通的孔道,所述孔道的横截面积与所述载体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为0.05‑30:100;该载体的吸水率与BET孔容的差值R不低于0.2mL/g。将本发明提供加氢催化剂用于烃油的加氢裂化时,在获得较高的催化活性的同时,还能够获得高航煤收率。

  • 专利名称:一种柴油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 201911097036.5

    对应技术:柴油抗磨剂产品及其制备工艺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硫柴油抗磨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柴油抗磨剂含有烯基琥珀酸单酯。本发明所述低硫柴油抗磨剂是由以下方法制备的:将不饱和脂肪酸或不饱和脂肪酸烷基酯与不饱和酸酐或不饱和二羧酸在100‑280℃反应获得不饱和脂肪酸(酯)基琥珀酸(酐)中间体,再与脂肪醇在40‑180℃按照1:0.5~1.2的摩尔比反应,得到烯基琥珀酸单酯。本发明所制备的抗磨剂的添加量低,能够显著提高低硫柴油的润滑性。

  • 专利名称: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专利号:ZL 201811201081.6

    对应技术:多功能添加剂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黏度指数改进剂及其制备方法、用途。本发明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其结构如通式所示:

    其中各基团的定义见说明书。本发明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可以用作润滑油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本发明的黏度指数改进剂具有优异的增稠性能、剪切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

  • 专利名称:硼改性无灰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 202010181404.0

    对应技术:润滑油添加剂单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硼改性无灰分散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方法包括:在40℃~80℃下,混合聚烯烃基丁二酸酐、稀释剂和多烯多胺进行一次反应;升温至80℃~95℃,向一次反应后的物料中加入硼化剂和促进剂进行二次反应;及升温至120℃~160℃,二次反应后的物料继续进行三次反应脱除所述促进剂和水,得到硼改性无灰分散剂;其中,聚烯烃基丁二酸酐如下式所示:

    img_20230315_517938536383.png

    其中,R为数均分子量为800~2500的聚烯烃基,x为R上丁二酸酐的取代度,x为0.9~1.3。该方法工艺简单,制备过程中不产生硼渣,所得的硼改性无灰分散剂具有良好的低温分散性能和突出的热氧化稳定性能,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专利名称:制备聚α-烯烃的装置和方法

    专利号:ZL 202010309605.4

    对应技术:PAO生产技术开发

    摘要: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聚α-烯烃的装置和方法。本发明的制备聚α-烯烃的装置,包括混合单元、微通道反应单元、高压分离单元、低压分离单元、气体循环单元、后处理单元和压力控制单元,所述混合单元与微通道反应单元、高压分离单元、低压分离单元、气体循环单元依次相连,在微通道反应单元上设置BF3气体入口,在混合单元上设置助剂入口、烯烃原料入口,所述气体循环单元与BF3气体入口相连,所述低压分离单元与后处理单元相连,所述高压分离单元与压力控制单元、气体循环单元依次相连。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聚合反应速度快,反应转化率高,产物选择性好,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

  • 专利名称:一种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烃油催化裂解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910580180.8

    对应技术:催化裂解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催化裂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及烃油催化裂解的方法,以所述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催化剂含有以干基重量计1‑30重量%的Y型分子筛、以干基计5‑55重量%的富含介孔的含磷和金属的MFI结构分子筛、以干基计1‑60重量%的无机粘结剂和可选的以干基计0‑60重量%的第二粘土,无机粘结剂包括磷铝无机粘结剂和/或其他无机粘结剂。本发明的催化剂在石油烃催化裂解反应中乙烯选择性更好、同时可多产丙烯和BTX。

  • 专利名称:一种联产环己醇和乙醇的方法及装置

    专利号:ZL 201710858415.6

    对应技术:环己烯酯化加氢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产环己醇和乙醇的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1)由乙酸与环己烯原料反应制造乙酸环己酯的步骤;(2)用环己醇通过催化精馏脱除环己烷原料中的乙酸,同时制造乙酸环己酯的步骤;(3)提纯乙酸环己酯的步骤;(4)由乙酸环己酯加氢制造环己醇和乙醇的步骤;和(5)提纯环己醇和乙醇的步骤。采用本发明,不仅可以高效地回收利用含乙酸的环己烷物流,而且可以方便地通过酸烯比的调节乙醇产量。

  • 专利名称:烷基化反应装置、反应系统和液体酸催化的烷基化反应方法

    专利号:ZL 201910128978.9

    对应技术:硫酸烷基化技术

    摘要:

    一种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反应器,所述的n个反应器中,设置有3个反应区的反应器为包括第一反应器在内的m个反应器,以烷基化反应物料流向顺序,所述的3个反应区分别为x反应区、y反应区、z反应区,以混合强度计,y反应区>x反应区>z反应区,其中,n≥1且n≥m。

  • 专利名称:微球Silicate-1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711024212.3

    对应技术: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技术

    摘要:

    本公开涉及一种含微量金属离子的Silicate‑1微球分子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由环己酮肟制备己内酰胺的方法,以催化剂的干基重量为基准,该催化剂包括以干基重量计70~95重量%的含有微量金属离子的Silicate‑1分子筛,和5~30重量%的粘结剂;所述催化剂的粒径为20~100μm,磨损指数K小于10;所述Silicate‑1分子筛的BET比表面积为400‑500米2/克,氧化硅与金属离子的重量比为(5000‑200000):1。该催化剂的磨损指数低,用于在流化床工艺进行环己酮肟的气相贝克曼重排反应可有效提高己内酰胺的选择性。

  • 专利名称:异丁烯的齐聚反应方法

    专利号:ZL 202010150293.7

    对应技术:C4烯烃叠合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烯烃聚合反应领域,公开了一种异丁烯的齐聚反应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含异丁烯的反应原料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齐聚反应,其中,所述催化剂的B酸量为10‑50,L酸量为350‑500,所述催化剂的组成以氧化物重量百分数计为(0‑0.2)Na2O·(10‑45)SiO2·(55‑90)Al2O3。本发明工艺过程的反应条件温和,催化剂可再生,对原料中硫、双烯等杂质的要求较低,异丁烯的叠合率高达95%以上,异辛烯的选择性可达95%以上。

  • 专利名称:脱硫剂及其应用和轻烃脱硫加工的方法

    专利号:ZL 201810355753.2

    对应技术:含硫化氢与有机硫气体的高选择性净化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脱硫剂及其应用和轻烃脱硫加工的方法。该脱硫剂含有链烷醇胺、环丁砜、含氨基和醚基的醇类化合物、含硫有机物和含氮杂环化合物。本发明的脱硫剂使所述脱硫剂能选择性脱除轻烃流股中的H2S与有机硫,并将轻烃损失率和CO2共吸率控制在较低水平。

  • 专利名称:一种石油污染后的土壤修复方法

    专利号:ZL 201911053411.6

    对应技术:油泥绿色高效淋洗-生物耦合修复技术

    摘要:

    本发明涉及石油烃类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公开了一种石油污染后的土壤修复方法,包括:将改性淋洗剂与烃油含量大于等于0.1重量%的含油土壤接触,该改性淋洗剂中含有各自独立保存或者混合保存的以下组分:磺化改性表面活性剂、可溶性无机盐和水。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土壤中的高含量石油烃污染物,同时本发明的方法中涉及的淋洗剂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在环境中被降解,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最终实现绿色土壤修复利用的目的。

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8号

邮政编码:100083

电话: 86-10-62327551

技术支持: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法律声明|联系我们|企业邮箱 ©中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37230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638